国际能源署2021年9月预测,全球对锂的需求到2040年将增加4200%。然而,对锂及其他矿产资源的过渡开采将给当地水系统、生物多样性和原住民权利带来严重威胁,且锂需求的激增将加剧这些负面效应。脱碳和生态保护之间似乎形成了零和博弈的关系。
在分析锂资源开采近况的过程中,作者发现两个趋势:一是,全球北方国家的政府正在推动国内锂项目,以增强供应链安全;二是,这些政府已承诺对锂进行“可持续采购”。作者认为该现象违背其既有认知,即对安全构成威胁的有害开采通常出现在全球南方,而矿产开采的可持续性议题很少会把国家间的竞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内。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政策制定者现在将锂供应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混为一谈。实际上,不仅是在锂产业,美国和欧盟政府正在能源领域部署有利于其本土企业的产业政策,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试图在绿色技术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
作者从安全-可持续性的视角出发,回顾美国和欧盟自2008年以来的新能源政策进程,分析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的行为。一方面,美国和欧盟的政策制定者从2008年起开始将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视为影响全球北方获取关键矿产的威胁,此后,在新冠疫情扰乱全球供应链、气候危机加剧、行业创新等因素不断推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他们对以锂为代表的关键矿物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转而优先考虑加强绿色技术供应链本土化及对供应链的控制力,同时基于地缘经济理由支持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矿业公司和汽车企业也认同了安全与可持续性的关系。它们都受益于政策制定者对可持续性的重视,并且迫于非政府组织活动、地方激进主义、媒体监督和ESG投资的压力,已经承诺对锂进行可持续采购。然而,作者分析指出,应当看到,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的偏好之间存在分歧,这表现出安全与可持续性间的紧张关系,揭示了绿色资本主义的困境。
简而言之,本文发现全球北方国家的政府、跨国矿业和汽车公司正在推动锂产业链的本土化,尝试改变该产业的经济和政治格局。美欧国家领导人在安全和可持续性的框架下重新规划锂产业,强调对企业友好的产业政策和可持续采购,以此追求在全球绿色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几个世纪以来,全球南北之间都进行着不平等生态交换。当下,围绕能源转型的物质基础——关键矿产——产生的冲突,正在重塑与采掘业相关的不平等格局。新拓展的开采地图和增加的开采量将在多个尺度上加剧不平等的生态交换:政策制定者们纷纷寻求扩大国内开采的全球北方国家内部之间;全球南北国家之间等。前述发展进程要求研究者对能源转型的地理学、地缘政治和政治经济学制定新兴跨学科研究议程。
原标题:《安全与可持续性的关系:全球北方的锂产业在岸外包》(The Security–Sustainability Nexus: Lithium Onshoring in The Global North)
期刊:《全球环境政治》(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来源: Thea Riofrancos, “The Security–Sustainability Nexus: Lithium Onshoring in the Global North,” 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Vol.23, No.3, 2023, pp. 20-41
编译:史雯馨,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国际法专业硕士研究生